盛夏时节,骆马湖碧波万顷,河渠交织如画。8月中旬,河海大学小水电绿色转型调研博士团到洋河滩闸管理所调研交流,携手探寻小水电绿色转型的实践路径与发展方向。
实地展示,彰显绿色实践
为让博士团直观了解水电站运营与绿色发展成果,洋河滩闸管理所首先带领成员们参观洋河滩闸水电站。作为骆马湖一线控制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水电站始终坚守“防洪、灌溉为主,发电为辅”的宗旨,多年来有效保障了下游农田灌溉用水需求与居民生活用水安全。生态保护方面,水电站采用河床式开发模式,安排专人负责管控下泄生态流量,配备自动监测装置实时上传数据,确保生态需水稳定满足。如今,厂区与周边自然环境和谐相融,在维系自然景观原貌的同时,也为骆马湖风景区的建设添砖加瓦。博士团成员参观中不时驻足询问,对洋河滩闸管理所绿色实践举措给予高度关注。
深入交流,分享发展经验
实地参观结束后,洋河滩闸管理所与博士团开展深入交流座谈。会上,博士团首先分享前期围绕小水电绿色转型政策导向、生态流量管控、信息化监测等议题的调研成果。随后,邵翀所长结合洋河滩闸水电站实际运营情况,详细介绍管理所在扩容改造、生态水位保障、履行社会公益责任等方面的实践经验,以及转型过程中面临的挑战。着重介绍水电站建成以来,在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社会贡献等领域的突出表现,以及创建“绿色小水电”的系列探索:设立生态水位公示牌,严格实行生态调度;引入自动化监控和清污系统,大幅提升运行效率;加强与社区协同合作,为周边村庄提供公共照明、道路修复及备用水源等服务。这些务实举措,全面展现了该所在小水电绿色转型中的积极作为与显著成效,引发博士团成员热烈讨论。
共筑合作,擘画绿色未来
座谈接近尾声,双方就小水电绿色转型达成共识:在“双碳”目标与生态优先的时代背景下,小水电绿色转型既是推动能源生产变革的重要抓手,也是助力生态保护与乡村振兴的关键支撑。洋河滩闸水电站的实践探索,为全国小水电绿色转型提供了可借鉴的基层经验。此次交流中,洋河滩闸管理所与河海大学小水电绿色转型调研博士团正式达成共建社会实践与就业基地合作意向,并举行了挂牌仪式。
这一合作平台的搭建,既能为博士团成员提供深入基层、参与实践、服务水利发展的机会,也能为洋河滩闸管理所水电站进一步绿色发展注入专业智力支持与人才活力,标志着该所与高校校地合作迈入崭新阶段。
水能兴邦,绿意启航。未来,洋河滩闸管理所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持续深化小水电绿色转型实践,积极吸纳高校专业智慧,携手社会各界力量,共同绘就小水电绿色高质量发展美好蓝图。
(责编:黄月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