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骆运要闻

抗旱进行时丨鏖战 扛责 坚守——记一场与我处驻守金湖抗旱一线队员的倾心对话

来源:党办 姜珊珊 发布日期:2025-09-12 09:35 浏览次数:

9月10日,带着处党委的关切与嘱托,处党委委员、副主任戴宜高及处党办负责同志赴金湖东偏泓漫水闸现场看望仍奋战在抗旱一线的全体队员,查看队员们的生活情况,并同他们促膝谈心,共话初心与坚守。

鏖战:把汗水“熬”成清流

50天、100台套机组、累计运行834人次、出水5355.75万立方米……一组看似平淡的数字背后是抗排队50天的昼夜坚守,“鏖战”似乎已经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

在东偏泓漫水闸一旁的空地上,临时搭建的军绿色帐篷撑起了简易的抗旱现场指挥部,质朴、不失严肃。在指挥部里,正在执行巡检任务的几名抢险队员围坐在一起,一个个清瘦黝黑的面庞,那些晒脱皮的肩膀、那些熬红的双眼、那些泡白的双手,是奋战过的印记,也是无声的勋章。无需多言,他们的故事,我们都能读懂。

其实,金湖东偏泓漫水闸对抗排队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今年已是第三次来到这里执行抗旱任务。过往的日子,像电影一般悉数从脑海里划过。党员陈路路略带兴奋地讲述着之前的抗旱经历,那时的他刚从部队退伍来到抗排队跟着老师傅打下手,现如今已经成长为抗旱抢险的中坚力量,不仅获评江苏省退役军人优秀志愿者,还被提名为2023年度“宿迁最美退役军人”。“这是我第三次来到这里架机抗旱,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任务一次比一次艰巨,不仅指令来得紧急,机组架设数量最多,同时运行时间也最长。”说这话时,他眉头微蹙,铿锵有力,给人一种可靠的踏实感,让人相信即使困难再多,也能圆满完成任务。

扛责:把党旗“插”在闸口

在抗旱现场,一面面党旗、青年党员突击队、江苏省防汛机动抢险队等旗帜迎风而立,随着闸口吹来的风猎猎作响,旗绳被拉得笔直,与周围的堤坝、机组、河流、稻田融为一体——只要旗不倒,阵地就在;只要旗声猎猎,队伍便永远向前

党员张超新加入抗排队不久,是一名退伍军人。笔直的身姿、利落的短发、眉眼间透露出的倔强,配上腼腆寡言的性格反差,是队里出了名的“型男”。“这次参加抗旱任务,让我再次感受到抗排队硬核的作战能力。刚来到现场,在确定好架机方案后,大家便立即进入装机干活状态,一切井然有序,没有人喊累,没有人叫苦,更不会停下……”话语虽短,却满是对队伍发自内心的认可。

老同志花强、王亚章更是率先垂范,20多年的职业生涯不仅练就了过硬的政治素养,更沉淀出 “不讲条件、冲锋在前” 的担当本色,他们用日夜坚守刷新了今年抗旱一线的最长值守记录,更为青年党员树立了榜样。在这次金湖抗旱中,令人欣喜的是,一批迅速成长起来的青年党员队伍挑起了大梁。他们最初面对设备调试、线路检修等专业工作时,还略显生涩,只能笨拙地模仿着老师傅的操作手法,仔细记下每一个步骤,连拧紧螺丝的力度都反复请教,生怕因操作不当影响工作进度。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在一次次的防汛抢险演练和一场场的防汛抗旱任务中,他们早已褪去了青涩,正在以沉稳、坚定、自信的姿态撑起了防汛抗旱的 “半边天”。

坚守:把责任“扛”在心头

从盛夏的烈日灼灼,到初秋的晨风渐凉,金湖县的抗旱战场见证着抗排队抢险队员跨越季节的坚守与蜕变。

每当夜幕降临,当周围的一切归于寂静,虫鸣渐起,在片刻闲暇的时间里,他们头顶着月光,千万次想象,朝着家的方向,想家的思绪飘向了远方。“家里都有什么困难吗?”戴宜高副主任关心地问道,大家相视一笑,目光变得柔软。有嗷嗷待哺的婴儿、有独自扛起家庭的妻子、有需要照顾的老人……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说着家里的琐事,语气里有愧疚、有牵挂,却更多的是“家里安好,我能安心在这干”的笃定。

听到这里,看着这群人,在场的人员眼眶微微发热。在队里,这样平凡坚守、默默奉献的党员、队员还有很多……他们用每一个的“小家”微光点亮了“大家”的万家灯火!

“坚守”二字,从来不是挂在嘴边的口号。面对长时间的多线作战,人员管理、设备维护巡检、后勤保障等,这些无疑都在考验着这支队伍。抗排队党支部书记、队长陈家强这样介绍,为确保完成抗旱任务,抗排队精心优化力量配置,以 10 名队员为一组,组建起 2 个专业巡检值守小组,由队长、副队长分别带队在抗旱一线打头阵、挑大梁。而在后方,女职工们组成了坚实的后勤保障主力军。她们在高效完成队内各项常规事务之余,主动承担起轮流值班值守任务,24小时随时待命,为抗排队前方抗旱保驾护航,形成了“前后分片负责、全队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

从一线到后方,没有“你我之分”,只有“我们”的共同目标;没有“分内分外”,只有“必须完成”的信念。抗排队用“拧成一股绳”的凝聚力、“织成一张网”的执行力,把每一份力量都用到实处,把每一个环节都抓得紧实,他们以实际行动为处党委“牢记嘱托担使命、示范表率当先锋”实践示范交上满意的答卷。

初秋的风掠过金湖的田野,吹散了盛夏的燥热,也带来了几分清爽。只是这份凉意,并未让这支队伍的坚守有丝毫松懈。一线“冲锋队”的身影依旧穿梭在闸道上,后方“保障兵”的灯光也依旧在深夜里明亮。他们把担当写进职责,把坚守化作力量,他们坚信今夏的努力定能收获秋天里最沉实的稻穗。

(责编:黄月琪)